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向基辅提供资金和武器支持。随着冲突进入白热化,援乌武器也不断升级,美国继提供主战坦克后,又将援助远程火箭弹,不断挑衅俄方底线。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决心摊牌了。
乌克兰自行火炮向俄罗斯军队袭击
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之际,外界纷纷猜测俄军将在近期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势。乌克兰防长列兹尼科夫表示,俄罗斯将会召集一支规模庞大的部队,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50万人,2月24日或许就是俄军进攻的开始时间。
此前,俄乌一直在顿巴斯地区激烈交锋,僵局已经持续了几个月。近段时间以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俄媒报道称,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的第一条战线已经接近全军覆没,俄军在前线取得重要突破,夺下战略要地索列达尔,攻入武赫莱达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不得不承认,乌克兰东部的战事非常严峻。外界纷纷猜测,这种局势下,俄军将加大攻势,一鼓作气结束战争。
乌克兰防长列兹尼科夫
此外,乌情报部门透露称,俄总统普京已经下达最新命令,俄军必须在春季结束之前夺下顿巴斯。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美国官员披露,拜登政府将向乌提供新一批援助,价值22亿美元,其中包括射程150公里的远程火箭弹,这也是美国首次提供该武器,这种远程火箭弹适用于“海马斯”和M270型火箭炮,乌军希望借此打击俄军位于克里米亚的军火库,切断俄军的后勤补给。
美国政府还同意援乌“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德国也在盟友的压力下宣布提供“豹2”坦克。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公开谈论向乌克兰提供战斗机的可能性。西方不断升级的军援无疑加大了俄罗斯本土被打击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乌官员表示,乌军将尽力在夏季夺回克里米亚。众所周知,当初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后,俄军用对乌全境的大规模轰炸表明了态度。乌官员的言论可谓是触及了俄罗斯的底线。
俄军阅兵仪式
此外,尽管西方国家宣布援助乌克兰坦克和远程火箭弹,但这些武器正式交付给基辅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或许就是俄罗斯最好的机会,在援助到来之前,找到乌军的薄弱点,调集兵力发动袭击,届时的泽连斯基或许等不到西方武器的到来了。
目前,俄军仍在加大对巴赫穆特外围目标的攻势,试图包围乌军。据悉,一旦攻下巴赫穆特,俄军将打通前往顿涅茨克两处核心地带的路线,对战场局势而言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乌军目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除了战场呈现颓势,作战人员也开始缺乏。近期,乌克兰不得不扩大动员的范围,甚至残疾人都收到了征兵传票,征兵人员还曾闯入了基辅州市长开会的现场,当时所有人都收到了传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尽管尚不确定俄罗斯是否有50万士兵,但乌克兰目前的情况很严峻,尤其是西方军援还未到达,一旦俄军发动攻势,乌克兰或许会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方面给了泽连斯基另一种选择。俄罗斯官员表示,只要乌方表现出真诚谈判的想法,俄罗斯可以立即与乌方展开谈判。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方面并没有这个打算。
唐驳虎:什么?50万俄军要再打一次基辅?
核心提要:
1.目前俄乌战场上的50万俄军迟迟未动,让一些舆论猜测俄罗斯可能酝酿一场来自白俄罗斯方向的新攻势,甚至发动一场新的基辅之战。而回顾第一次基辅战役,在乌克兰主力尽在顿巴斯,基辅方向未重点设防的情况下,突袭基辅的俄军未能成功,使俄乌局势初步被扭转。直到4月3日,第一次基辅战役以乌克兰取得阶段性胜利告终。
2.俄军的主要问题在于进攻基辅的交通补给线已经达到极限,乌军结合城镇与森林地形,展开防御,同时乌军民顶住了俄方的宣传战和认知战,度过了开战后最困难的阶段,也暴露了俄军的真实战力。
3.此前,因为从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组织纠葛,以及可能被俄方渗透等因素,乌克兰非常担心高级人员的忠诚度。但泽连斯基留在首都的决定鼓舞了乌克兰军民的坚定斗志,使防御更为有效。另一方面,俄军自身作战能力低下、官僚气息严重、后勤补给落后,形成了致命的弱点。
4.俄罗斯军队的后勤保障概念还停留在二战时期,运力不足再加上乌军对交通的破坏,使大批武器被遗弃。俄军前线军用卡车损失很大,甚至只能启用民用和古董卡车应急。时隔8个月,俄军多番撤退表现出作战能力的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发动第二次“基辅之战”并不占优势。不过俄罗斯高层甚至普京目前频频与白俄罗斯接触,战局仍然扑朔迷离。
作者|唐驳虎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上一篇说过,现在俄乌战场最大的谜题,就是20万俄军+30万动员兵就像在战场上消失了一样,不知道在干啥。
在战场上,俄罗斯只剩2万瓦格纳雇佣兵和3万顿巴斯俄族武装,顶着延迟的秋雨季泥泞仍要进攻。而乌军用几个旅轮换应付就够了。
时间推延,进入12月下旬,乌东战场的气温将终于降到0℃以下,雨换成雪,大地终于上冻,冬天终于来临,双方可以激战一番了。
那么,面对已经大幅收缩的战线,俄罗斯50万大军想要干什么呢?其实从9月份开始,就一直流传着可能来自白俄罗斯方向的新攻势。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地理形势,以及2-3月的基辅战役实践就能知道,所谓“白俄罗斯攻势”只能是个笑话。
不过近日乌克兰军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等人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了这场可能的“白俄罗斯攻势”,并称“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再次去基辅”。
再加上据报正在攻打巴赫穆特的瓦格纳雇佣兵,从12月14日开始,也已经抽调部分精锐老兵退出战场,转往白俄罗斯。
那么,就真得认真对待一下“白俄罗斯攻势”或者“二次基辅战役”了。
回顾俄乌基辅战役
基辅之战是俄乌战争爆发的第一场大战,也是影响最大最受关注的一场战役;目的是争夺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控制权,这场战役从2月24日开始,4月2日结束,总计持续了38天。
从2021年底开始,美国就根据内线(FSB五局)获得的情报,反复发出公开警告,俄罗斯会进攻乌克兰,时间可能是至3月初。
但是在备战时,乌克兰方面犯了一个错误,乌克兰军方没有料到俄军会发动全面战争,认为俄罗斯会集中兵力在乌克兰东部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就像2014年的顿巴斯那样。
▎乌克兰内政部长丹尼斯·莫纳斯提尔斯基
2月中旬,乌克兰对外情报局SZR派员潜入俄国,侦察军事单位动态。乌克兰的谍探发现纪律混乱的场面:抛锚的俄国车队和随行军队,用燃料和其他军需以物易物换酒。
“很多人烂醉”。 乌克兰间谍的目击报道说,某小组到了一个俄国装备“波将金村”,随意就停放着几十辆坦克:附近看不见坦克手或维修工。
这些场面使乌克兰的安全官员大为疑虑,有些人不愿意相信大战将至。可以理解,就算大半年后的现在,很多人还是不敢相信,俄罗斯准备得如此差劲,居然就这么进攻了。
很多乌克兰安全官员认为,俄国集结大军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心战,和一年前的2021年春天如出一辙,不过是再演一次罢了。但莫斯科可能以导弹攻击、空降兵和精锐特种兵进攻顿巴斯。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丹尼洛夫
所以乌克兰军队把10个齐装满员的主力旅部署在顿巴斯前线,超过了平时轮战时保持的6个旅规模。而在基辅、苏梅乃至哈尔科夫等边境地区,乌军的后方守备则十分薄弱。
具体到基辅方向,乌军的基辅驻军只有国民警卫队第1、第4机动旅,第25旅等一万人的兵力;以及112(基辅市)、114(基辅州)2个需要动员的国土防卫旅。
在基辅周边,也只有 驻日托米尔州沃伦斯基新城的第14机械化旅、日托米尔的第61猎兵旅和驻基辅州白教堂(白采尔科维)的第72机械化旅,一共三个战斗旅在驻地训练,也是一万多人。
而俄军则集结了远东军区、中央军区以及空降兵的全部可调动兵力,准备对乌克兰发动十个方向的向心突击,或者准确说叫“接收行动”。
在基辅西北方向,从白俄罗斯的莫济里出发,是俄罗斯从万里之外远东军区已调来的第29(赤塔)、35(阿穆尔州)、36(乌兰乌德)集团军的4个半战斗旅,2万人。
再加上空降兵3师2旅(近76、近98、近106师,空突31、特战45),太平洋舰队海军步兵155旅,总兵力也就是3.5万人左右。
2月24日的下午到晚上,著名的安东诺夫机场之战。俄军严重失算,未能按计划夺控机场、引导大部队机降快速直插基辅,活捉泽连斯基。最终把“闪电战”变成了漫长的消耗战。
与此同时,一支俄军破坏小组进入基辅,试图刺杀泽连斯基,入夜之后,城市内响起了猛烈的枪声,俄军特战分队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被乌克兰军队消灭。乌克兰声称打死了60名俄罗斯特种兵。
那是俄乌战争惊心动魄的第一个关键时刻,初步扭转了俄乌战局。直到两天之后,俄军从白俄罗斯赶来的装甲集群突破了伊万基夫,与先遣的空降兵汇合,才占领了安东诺夫机场。
但机场已经严重损坏,无法起降飞机。而且俄军尴尬的发现,这一带的公路通行能力有限,补给十分困难。大堵车让俄军在白俄罗斯形成了延绵60公里的超级车队。
28日到3月初,俄军先后攻下基辅西北郊的伊万基夫、布查和伊尔平。随后俄军的攻势再次陷入了停滞。在基辅绿化隔离带外止步不前,主要原因是缺乏燃料和食物补给。
与此同时,乌克兰军方决定,不调动乌东前线的主力部队回援,而是调动基辅以西的第14机械化旅、第61猎兵旅和第10山地突击旅(利沃夫)驰援基辅;
同时,动员了基辅约2.5万名志愿者协助军队作战。3月16日俄军转入防御姿态,攻击基本停止。与此同时,乌克兰从西部调来的部队逐渐到位,开始向伊尔平、布查等地发起反击。
3月22日,乌军夺回了向西的关键要地马卡里夫;3月24日,乌军开始进攻基辅西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博罗江卡;同时,伊尔平河与水库汇合处的水坝被炸开了,进一步恶化了俄军的补给情况。
中长期预测暴露俄军真实战力
在基辅东北方向(切尔尼戈夫),从白俄罗斯的戈梅利出发,是俄罗斯中央军区(伏尔加-乌拉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的近2集(萨马拉)、近坦90师(车里雅宾斯克)和第41集团军(新西伯利亚)。
俄中央军区距离近,国内驻军基本都已调到了这里 ,共约9个旅团、3万人。但中央军区(司令拉平上将)的这3万人是打得最差的,一个多月大部分时间在浑水摸鱼。
开战当天24日晚上,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千里自驾赶来的新华社记者还从这个方向误打误撞地就驾车穿过了两军战线,压根没见到俄军,但是见到了切尔尼戈夫设卡布防的乌军。
“谁放你过来的?你是怎么过来的?桥断了,你从哪里来?没人拦截你吗?”乌军发现是中国记者后,展现了友好,“我们和中国是友好的!”让他继续向基辅方向行进。
这里驻守的乌军有第1坦克旅,169训练中心,以及预备役的第11机械化旅、第119国土防卫旅等,动员展开之后也就一万多人。
2月27日,俄罗斯军队宣布已封锁切尔尼戈夫,但是乌军始终维持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直到4月初俄军彻底撤军,这个方向的俄军中央军区部队并没有多少像样的攻势。
除了3月9日,俄军近坦90师第6坦克团沿M01高速公路进入布罗瓦利郊区,随后遭到了乌军无人机和远程精确火炮的伏击,俄军损失惨重,团长安德烈·扎哈罗夫上校阵亡。
另外俄军最精锐主力王牌——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2个师6个团展开300公里远距离纵深穿插,在损失和丢弃了大批T-80系列主力坦克后,也终于抵近基辅河东远郊,给基辅防御带来沉重压力。
除了切尔尼戈夫一万人以城镇据守,在基辅河东远郊防御的主要是从白教堂赶来的第72机械化旅、国警队第1机动旅和国土防卫旅,人数不多,但是意志坚定。
乌军派出配备反坦克导弹的步兵小组对俄罗斯军队,特别是俄军的后勤部队进行突袭,不断的消耗俄军的实力 。
号称欧洲最强大的装甲突击集团 (近坦一集)900辆坦克步战车在基辅城东郊不得寸进,惊掉了所有军事观察家。
这也说明从苏梅到布罗瓦利,300公里的穿插突破距离远远超过了俄军的汽车运补极限。同时,乌军步兵结合城镇和森林地形,展开顽强防御,最终顶住了强敌。
这个阶段也是乌克兰最艰难的阶段 ,首都被围困,大片国土沦陷战火。西方军援只有单兵反坦克武器。
但是乌克兰军民用勇气和意志顶住了俄军的突袭战、宣传战、认知战“三板斧”,暴露了俄军进攻乏力、后勤稀烂、缺乏组织的真实战力。
到3月下旬,俄军用全军一半可用兵力三面围攻基辅的行动——西北方向的远东军区和空降兵、东北切尔尼戈夫方向的中部军区,东部苏梅穿插而来的近坦一集均未取得进展。
连基辅外围防护林带都进不了,宣告失败。3月29日,俄军不得不宣布从整个乌克兰北部撤出,收缩力量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乌克兰从西部动员组织的国土防卫旅也陆续抵达基辅,投入反攻战局。 乌军组织了数百支特种分队对俄军的交通补给线发动了广泛的打击行动,破坏桥梁、公路,伏击摧毁了大量俄军后勤补给车辆。
4月1日,占据伊万基夫的俄军弃城而逃。4月3日,乌军抵达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升起乌克兰国旗,基辅战役结束。
基辅战役评点
乌克兰安全官员说:“我们没想到……用坦克、大炮和步兵搞的经典二战式入侵。”他说,乌克兰误判了俄国意图,但即便是莫斯科也没有想好怎样打一场大规模的陆战。
▎基辅市长维塔利·克里琴科
与俄国同行FSB一样,乌克兰SBU是克格勃的亲儿子。 它继承了基辅的前克格勃分部,组织方式相同。即使在苏联解体后,这些官员仍在莫斯科的克格勃/FSB学院接受培训。
这些机构缠夹不清的历史使这场冲突更加迷雾重重。乌克兰安全官员表示,他们焦虑的根源之一是害怕高级人员的忠诚度。
▎伊万·巴卡诺夫(Ivan Bakanov)开战时领导乌克兰主要的内卫部门SBU乌克兰安全局
一位乌克兰安全官员说,开战第二天,他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给手下发令。在拨号时,他犹豫了。他说,担心电话会无人接听,或发现骨干已经投诚俄罗斯。
他说,当那些人不仅接了电话,还以冲突前罕见的精确和决心执行命令时,他惊呆了。
“这是乌克兰国家的悖论,”这位官员说。“连乌克兰官员自己都认为,乌克兰政府机关效率低下,被俄国特工严重渗透。”
但在2月24日之后,他说,“他们不仅继续工作,而且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从安全官员到前线军官,大家都把这种坚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泽连斯基以身作则决定留在首都。
如果总统跑了,前线乌军感受会如何?“想想看,如果战争打起来,听说总统逃去某地了……这太丧了。”但是泽连斯基没有跑,乌克兰军队也没有退。
乌军缺乏武器、弹药和通讯设备,但他们有坚定的斗志 ——斗志体现在乌军士兵,体现在普通民众,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总统本人。
防御者还用活了首都周边破碎的地形 ——茂密的森林、狭窄的道路、蜿蜒的河流——这都有利于防御战,而且天候解冻,地面融化,俄军辆陷入泥沼。
但是,战争是唯物的。并不只能归功于乌军的战斗意志或者“俄军仁慈”,那就成了唯心论、唯意志论。8万俄军自身作战能力的低下无能,才是乌克兰几个动员旅就守住了基辅的关键。
进攻乏力——乌军击退俄军,只需要布雷封锁桥梁和十字路口,逼俄军走特定路线;然后向公路上的战车开火,在关键点位那里切断并摧毁。
一是春天融化的田野和沼泽,极难通行,会陷住车辆,无法离开道路。
二是俄军的下级军官没有任何主动权,俄军200年来从来如此。
指挥官不给下级军官丁点自主决策的空间,也只会派绝对优势部队来压倒敌人。
后勤稀烂——这也是俄军200年来的传统,只不过在今天更加糟糕。 在基辅西北部,俄军有两条半公路可以提供补给。
不少军事观察家认为,这无法满足3.5万俄军的物资补给需求——每天3.5万吨武器、弹药和油料、供水和食品等给养物资。所以俄军必败。
真是这样吗?换算成10吨卡车,也就是3500车次。两条半公路一昼夜真的过不了这些车吗?任何一家现代物流公司都会笑破大牙吧。
只能说,是落后得连叉车都严重缺乏的俄军后勤办不到。并不是说其他现代军队和现代物流公司做不到。
俄军的致命弱点
业余人士谈论战略,专业人士谈论后勤。 武器不是坦克,而是坦克发射的炮弹。炮弹由卡车运送。军队需要做的一切都来自卡车。
但俄罗斯军队的战略思想、战术思路与补给后勤都永远顽固地停留在了辉煌的二战时代,依靠人拉肩扛卸货 ,而不是使用木制托盘和叉车的机械化装卸系统。
这使得俄罗斯的后勤效率比现代化军队至少低50%。 美军从二战时就开始使用叉车,而叉车和液压系统大发展以及物流革命又是70年代。俄军的前身苏军严重固步自封,早就远远落后和错过了时代。
叉车、集装箱、条形码、二维码、自动管线、整体自装卸、模块化方舱……这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军队后勤组织管理,在俄军那里纯属天方夜谭、科幻小说。
实际上,在开战后约100小时后,俄军后勤保障就暴露出问题。由于伴随保障补给不力和组织能力不足,前锋多个营战斗群的许多坦克和装甲车辆就因缺乏油料补给被遗弃在路边。
加上乌军对交通线的破坏 ,以及对后勤补给车队的袭击造成了惨重损失,使得俄军有限的保障能力更加无法满足一线部队需要。
据乌军在3~4月期间多次截获的俄军通信表明,俄军缺少油料,帐篷,食物,防弹衣。一名俄军官在电话中称,部队有50%的人被冻伤,没有足够的帐篷,医护人员只有绷带,没有热炉子,只能在战壕里睡觉。
这充分说明俄军在此次战役中,后勤保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事先缺乏严密的保障方案 ,且军需物资储备不足,致使俄军突击无力,没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不得不撤退的惨痛后果。
至3月底, 在乌军的强力反击下俄军在基辅方向不得不撤退,还出现了大量丢弃装备的现象,不仅各类卡车不断被丢弃,还有不少坦克装甲车辆等重装备,成为了乌军的战利品。
受损放弃的主战坦克、装甲车辆、卡车、油罐车、指挥车和电子战车等达2000多辆,乌军通过仔细检查,这些装备和车辆中只有一部分是被击毁,更多是燃料耗尽,缺少燃油补给或者出现小故障,没有零备件就放弃了。
进入6月,俄军运输部队已经没有足够的现役军用卡车跑运输,运力严重不足,不得不征集了大量民用车辆参与物资运输。 一时间,各种型号的生产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过气老爷卡车充满了前线运输公路上。
战至9月中,互联网上甚至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组图片,俄军启封了半个多世纪前的KrAZ-225卡车,并将其装满军列浩浩荡荡运往前线。
从图片可以看到,这些老式卡车浑身锈迹斑斑,几乎接近报废,维护升级都难以找到零备件,能否在前线发挥作用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俄军前线的军用卡车损失很大,军方补给保障力量已经严重不足,只能使用大量民用车辆和启封库存的古董卡车应急。
8个月后再打基辅?
时隔8个月,乌克兰再度入冬。战场局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基辅大撤退,切尔尼戈夫大撤退,苏梅大撤退,哈尔科夫大撤退,蛇岛大撤退,伊久姆大撤退,红利曼大撤退,赫尔松大撤退……
一路伴随的还有闪击基辅、钢铁洪流、1小时22分、一战封神、斯基跑路,能源王牌、核武威慑、卢布神话、越打越富有,钢铁厂大鱼、俄军包饺子;
乌克兰反攻吹牛、欧洲人冬天冻死、天灵盖硬顶狼牙棒,美国中期选举停止援助、冬将军站在俄罗斯一边,乌克兰成弃子、俄罗斯太仁慈……总之一句话,一路下来赢麻了。
在各种强行编造自我安慰的神话之外,事实就是俄军组织和后勤能力低下,战术战斗能力也不行,这使得俄军的真实战力远远低于那些看似庞大的纸面数字。
所以,在乌克兰军队动员反应过来之后,俄军的进攻就举步维艰了。伊久姆突出部久突无果,最后被乌军快速斩掉。5万人口的巴赫穆特磨了7个月,也是一样的道理。
时隔8个月,再度传出俄军要再打一次基辅,从白俄罗斯再发动一次进攻。摊开地图就会看到,从白俄罗斯通往基辅,依然是那两条半公路。
通往整个乌克兰西部,也分别只有沃伦州、罗夫诺州、日托米尔州的三条公路通道 ——因为横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界,是欧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波利西亚”(Polesia)和普里皮亚季沼泽。
这是“欧洲的亚马逊”,占地10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森林、湿地、沼泽和洪泛区。波列西亚的湿地也构成了俄罗斯军事进攻的天然屏障。
从白俄罗斯到乌克兰西部的三条道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狭窄。 道路周围就是森林和沼泽,冬季也不结冰的沼泽。无论俄罗斯派来多少大军,结果只有一个——送死。
在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边界上,所有过境点桥梁都早已炸断,道路埋设了地雷。 狭窄唯一的通路、地雷、路障和完善的炮兵与运动战,都为乌克兰创造了巨大的优势。
现在有一种说法,第二次基辅战役的爆发时间最早是2023年的1月底,最晚将在2月底 ,这次行动两俄联军的攻击力量为20余万人马。
这里面有正在白俄罗斯和西伯利亚训练三个月的18万俄罗斯的动员兵,以及约3万白俄军队随同并进 ;这意味着要携带大量的弹药和补给品。
这20余万人可能将会兵分两路,15万人进军基辅,6万人攻向乌克兰西部的沃伦州、罗夫诺州;还是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3月份能通车的两条半公路支撑不了俄军3.5万人的攻势,现在已经提前破坏掉的公路又能支撑多少俄军呢?
这种进攻只会是重演一场明显要失败的战斗。 俄军将失去更多的士兵和装备。此外,还将浪费大量其他战线的资源。看不出俄军有任何获胜的可能。
唯一可能的目标可能是干扰波兰通往西乌克兰的补给路线。 从理论上讲,如果俄军至少能部分推进西部战线,俄军的远程火箭弹和S-300导弹可能会定期攻击铁路和高速公路。
俄军可能会干扰从波兰向乌克兰供应炮弹、装备甚至发电机等物资的路线。 但是,不算波兰和匈牙利,乌克兰还在西南方向与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这里的通道依然能够畅通。
很明显,占领整个乌克兰西部是不可能的。但俄军依然可能会采取不可预测的行动,因为这取决于克里姆林宫的决定。最近,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频频访问白俄罗斯。
经过这些铺垫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12月19日进行了对白俄罗斯的访问,同卢卡申科举行了会谈。在一系列表达友好的常见话语之后,双方的落点还是放在了安全问题上。
俄白首脑表示,为确保两国安全,俄白将统一继续联合军演,同时,普京将集安组织主席的职位,从明年1月1日起移交给了白俄罗斯。至于普京在移交这一职位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将开辟第二战线的意见和方针,也一并移交给卢卡申科,卢卡申科是否会接招?俄军接下来到底会干什么?这一切,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