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谈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取消随迁子女中高考限制
建议立法层面保障随迁子女教育
陆铭委员建议,提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4.5%。同时,建议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改为“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陆铭谈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此外,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力度建设高中阶段的学校,让更多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父母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陆铭指出,面向未来,中国要保持中等速度和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必须一方面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以上两方面都与大规模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有关。“中国城镇户籍儿童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较高,因此,重点是提高农村户籍儿童的受教育年限和质量,而其中的难点是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和流动人口家乡的留守儿童。”陆铭谈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希望各级政府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养育难题,不能让高企的抚育成本让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不敢生,或者将孩子送往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侯艳梅代表说。
“近年来沿海省份的用工荒,也再度印证了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是城市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侯艳梅代表表示,要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更有温度的关爱措施,在衣食住行及教育等方面推出更细化的举措,让他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融入城市。
随迁子女中高考面临限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委员认为,近年来,由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父母所在地入学以及参加中高考面临很多限制,在流动人口家乡仍然存在大量留守儿童。
中国城镇户籍儿童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较高,因此,重点是提高农村户籍儿童的受教育年限和质量,而其中的难点是大量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陆铭谈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话题发酵引发网友热议
上述内容随即引发网友热议,话题#建议随迁子女就地入学#也迅速登上热搜。截至目前,该话题浏览量已经突破9100万次,#流动人口还需要哪些保障##建议让流动儿童在父母所在地上高中#等相关话题也同样受到关注。
在网友留言中,有人对此表示支持,认为“随迁子女当地入学,不与房子户口捆绑,可以加大城市人口的吸引力”,“孩子不用和父母分离,这才是人性化提议”。
有人对此却并不看好,表示“那样大城市的教育会很拥挤,不现实的”,“虽然能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但会有更大的问题”。
还有更多网友纷纷留言,分享关于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看法。陆铭谈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在2977名全国人大代表中,有497名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6.69%,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他们带去了更多来自一线农民工的关切。
随迁子女的教育,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是外来务工者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的“心头事”,也是代表委员们的聚焦点。
转载: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