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人员编制,释放着何等信号?
老百姓办事很难,只有减少部门,才能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少跑路!减少繁琐就是减少痛苦和折磨,提高老百姓幸福指数!而不算话一味地减少人数,那还不如全部用机器人服务,取消人为干预的违规机会!
其实对于关于精简编制,有人给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实行末尾淘汰制度。对于一些能力不强或者混日子、躺平式干部给予其一定的工作压力,制定相应的工作绩效标准。对于个人能力确实有限,或者坚决躺平的干部给予相应的处理,并强制其提前退休,为其他敢干愿干的干部腾出相应的编制和位置。
二是实行下海创业制度。其实这个制度在多年前流行过,保留干部待遇三至五年,给一些有心下海但是正在观望不舍得辞职的干部一个体验社会的机会。如果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可以精简机构;实在扛不住,回来之后我相信也就会从社会的历练中得到教训,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努力工作了。
三是减少大量的务虚工作。我们知道有的务虚工作是必须的,比如人员的思想教育,比如组织生活制度等等。但是更大量的务虚工作其实就是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代表,这些无用的务虚工作不仅仅毫无可取之处,影响了工作作风,给广大干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会伤害干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因此,杜绝大量的务虚工作,整治官僚主义作风和形式主义作风,有利于干部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在务实的工作上,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更有利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
少开会,多迈腿到,一线服务;少说空话大话,多办实事!